• 親愛的同學們:

    新學年之始,衷心祝願大家身心靈健康、學業進步!回顧暑假,相信大家都度過了充實又難忘的時光。

    上學年我們共同經歷了二十五周年銀禧校慶的各項活動,獲得了不同的學習經驗,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片段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因惡劣天氣警示而被迫延期的「薈聚‧凝亮銀禧綜藝匯演」。這雖然令人遺憾,卻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—人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,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怎樣的態度面對問題。

    一、化危機為轉機:培養成長型思維

    記得那天,當我們不得不艱難地宣布取消當天7‧11綜藝匯演時,整個校園都籠罩在失望的氣氛中,尤其是第二天天氣轉晴時,失落感更加強烈。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,我們的師生團隊沒有停留在抱怨中,反而立即行動起來,積極尋求解決方案。經過不懈的努力,我們最終在八月成功舉辦了這場匯演。看到你們燦爛的笑容,我心中感動萬分—你們都成長了!

    這個過程詮釋了甚麼是成長型思維。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·德韋克的研究指出,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將挑戰視為學習機會。以這次經歷為例,它教會我們與其問「為甚麼是我?為甚麼不能這樣或那樣?」不如思考「這件事能讓我學到甚麼?我能從中獲得哪些成長?」每個困難背後都藏著成長的契機,關鍵在於我們以怎樣的心態面對。

二、挫折中成長:鍛鍊心理韌性

我想起看過的一段影片,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:兩顆鐵珠同時從斜坡滾下,一顆走直線,一顆走崎嶇不平的路線,令人驚訝的是,走崎嶇路線的鐵珠反而更快到達終點。這是個物理現象,物體往下掉時會加速,幅度越斜,加速越快,讓鐵珠快速爬回高處。這正正說明了挫折教育的價值,是讓人從起伏中成長,變得更堅強,走得更快、更遠。

在延期舉辦匯演的過程中,我們見證了感人的故事—同學們收拾了失望的心情,假期裡自發在家排練,以保持水平,連家長們也在旁的安慰與輔導。正因為曾經失去,所以大家更加珍惜,匯演也變得更加難忘。當你們沒有放棄,最終踏上舞台的那一刻,你們的心理韌性提升了不少。新學期,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在面對困難時對自己說:「再試一次!」

三、自律堅持:日積月累的習慣

雖然大多數同學都參與了8月的匯演,但也有少數同學因故未能參加。不過,真正的收穫在於過程而非結果,那些排練中培養的團隊精神、磨練的意志品質、提升的專業技能,這些無形的成長才是最寶貴的財富。

我想分享一個簡單的學習成功法則 —「每天進步1%」。這個由英國自行車教練戴夫·布雷斯福德提出的理論告訴我們:如果每天都能在某方面進步一點點,長期積累將會產生驚人的複利效應。比如: 每天多記2個單詞,一年就是700多個; 每天多讀10頁圖書,一年就能讀完10本300頁的著作; 每天多練習15分鐘樂器或體能,一個星期就增加超過100分鐘的練習,一年就多了90小時的訓練。

結語:在挑戰中遇見更好的自己

同學們,新的學期必定會帶來新的挑戰,但請記住:困難不是阻礙,而是讓我們變得更強壯的「健身房」;挫折不是終點,而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,聖經說:「你們所遇見的試探,無非是人所能受的。神是信實的,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;在受試探的時候,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,叫你們能忍受得住。」(哥林多前書10:13)你們要相信自己,有主耶穌在旁邊保護我們,我們定能經過。

讓我們以這次匯演延期的經歷為鑑,在新學年裡:

1. 用成長型思維看待每一個挑戰;

2. 在困難面前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;

3. 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習慣。

家長們,請你們放手讓孩子勇敢探索,讓他們可以有面對難關的機會,不要事事為他們遮風擋雨、為他們出面協助,有時候成年人眼中的大事難事,對孩子們來說卻是個又新奇又有趣的挑戰。讓我們成為他們最強的後盾,在他們需要時伸手扶助,正如箴言22:6所說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

最後,讓我們以聖經的話彼此勉勵:「我要向山舉目,我的幫助從何而來?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。」(詩篇121:1-2) 感謝所有老師、家長的辛勤付出。讓我們攜手努力,幫助孩子們在挑戰中成長,在困難中蛻變,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!

許綺珊校長 
2025年9月